初一敬请放生,念佛,请用一颗简单的心放生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3 浏览:669次

一、祈福及放生

1、在一次好几百人的放生活动中,一鸣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仪式隆重、气氛热烈,让人叹为观止。本以为这是一次既环保又慈善的放生活动,谁料到这些人的爱心却成了花鸟市场老板商业利益的诱惑。放生一旦沦为商业性活动,就与爱护生命的本意相违背,这种简单的“爱心”,只剩下变味的空壳,成了赤裸裸的金钱的傀儡和俘虏,我想告诉大家,请用一颗简单的心放生。

2、在佛教中,很多佛教经典,如《梵网经》、《大智度论》都提倡放生,《大智度论》中更是把放生作为第一功德:“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因此,为了积累功德,很多寺院组织信众或信众团体大批量地放生小动物。佛教传入我国后,大力提倡放生,并与我国原有的放生习俗相融合,逐渐演变出独特的法会——放生会,形成了我国佛教放生的理念和形式。这种放生活动被称为“仪式性放生”,是一种佛教的“慈悲”行为,该行为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环保”、“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等传统美德不谋而合。另外,按照佛教仪轨,各大寺院的放生法会,其精神主旨是祈愿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民安乐。

3、放生是护生理念的一种特定实践方式,目的是爱护生命,不过,由于人类不当的方式,原本的慈悲善行在这一过程中变质为杀生。反省商业放生行为,可以发现其行为模式是捕捉动物——囚禁动物——买卖动物——放生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动物原本是自由的、健康的,却因为人类的这种“慈悲”、“爱护”,没来由地被捕捉、囚禁,最后被放生。在放生后,有些动物因为对被放生的环境不适应而大量死亡。

4、从原本简单的放生爱心被“忽悠”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保护自然”的护生观念,不应该拘泥于放生形式,要以佛教所倡导的慈悲心为宗旨,以方便救护为行为,发挥更积极的护生精神。同时,更积极的方式应是保存这些动物的栖息地,并共同阻止不当的猎捕行为。

5、如何通过环境教育对宗教放生的行为与观念进行转化,保留其爱护生命的精神,以生态保护的理念与做法取代狭隘的放生观念,探索出符合当下生态环境需求,真正实践爱护生命的理念和做法,是一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成的事业。

6、党的十七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放生活动除了爱心之外,更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放生活动,遵循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而不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放生秀”。

7、在放生活动中,除按照佛教的仪轨来进行外,更要注意科学的放生方法,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放生与护生都应本着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原则去进行,升起慈悲心、爱心才是最大的功德,而不是简单地以数量来计算。请用一颗简单的心放生。

8、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门的“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而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不杀生、素食都是一种是对生命的保护,那么放生更是一种“既环保又慈善”的对生命的积极保护。

9、请用一颗简单的心放生。我们的生活需要蓝天,蓝天中应该有小鸟自由地歌唱和飞翔。在精神家园里,我们要用一颗简单的心,即一颗充满爱、善、美和科学的态度的慈悲心,去参加放生,去推行放生。

10、念佛放生,舍报安详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二、鱼儿放生意义和说法是什么

1、板桥,一言精舍住持,上慧下年法师,高雄人氏,世袭汉医,故师亦黯通医理。年少赴日留学,聪颖过人,成绩斐然,日人夸赞,智慧超群。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娶妻生子,一路顺遂,众所称羡。

2、四十六年许,罹患胃癌,至佛寺静养,住持劝其放生。至此体悟,人命过隙,世间所有,如梦里空花,夫妻恩爱不长,生死莫代。故摒绝万缘,毅然祝发为僧,专修净土,弘扬放生,历三十七年,安然圆寂。

3、因浊世滋味,备尝殆尽,祝发后,一改往昔,淡泊资身,起居简朴,异常惜福,所有纸张,皆两面书写。每日过堂吃饭,不吃私菜,与众粒米同餐,惟年纪稍长,吩咐弟子,萝卜煮久,方便下咽。师戒行谨严,安忍精进,广运六度,一心向佛。

4、师慈济悲愍,毕生致心放生,凡善信男女供养,悉皆用于此。七十年许,购买电视频道,讲经弘法,每月宣讲二次,内容悉劝众生:戒杀、持素、放生。扣除广告,每次仅有八分钟,费用高达八万元。为让更多人,了解放生的殊胜,进而亲身力行,欣然舍财。

5、精舍内,常办放生,且备妥完善设施,物命买回后,按仪规进行,仪式庄严隆重,不只济其色身,且资慧命。对少数往生的鱼、鸟,亦交待妥善掩埋,并持往生咒及念佛回向。师空其所有,精诚感物,数十载如一日,故福广德崇,名通天府。

6、某次放生法会,弟子摄影留念,照片洗出,赫然发现,师背后光明,顶上放光,直入云霄。众人赞叹:‘师父放生,竟放至身上放光,不可思议。’师知晓后,即将照片藏匿,直至往生,才被取出。如此韬光养晦,不欲人知,古来大德行持,悉皆如是。

7、师平日勤修佛事,严肃寡言,深受弟子敬畏,咸认师父是位有戒德的行者,见之令人起恭敬、清净心。常言:‘人不只头要有眼,脚也要有眼,要会看,也要会走。’勉人菩提道上,依教奉行,行住坐卧中,顿悟、渐修。

8、每遇信众请益,不论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师皆耐心回答,无丝毫不悦,以平等大悲,摄化一切,故皈依弟子达八千人。若有困难,亦鼎力相助。如三峡某居士,同修因患喉癌,六年中只饮牛奶度日,直至往生。后有因缘亲近师父,便询问丈夫得病之由。

9、居士:‘事业众多,其中辟有六座鱼池。’

初一敬请放生,念佛,请用一颗简单的心放生

10、慧师:‘饲鱼图财,间造杀业,故感此报,速将池中之鱼放尽,免再遭恶果。’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 2022-2030 安徽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